标王 热搜: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快报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明月清辉映丹青——美术作品里的中秋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9-12-27  浏览次数:80
核心提示:  月下把杯图(中国画)马远(传)(南宋) 天津博物馆藏  浣月图(中国画)佚名(五代)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吉祥多子图(
 

  月下把杯图(中国画)马远(传)(南宋) 天津博物馆藏

  浣月图(中国画)佚名(五代)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  吉祥多子图(中国画)鲁宗贵(南宋)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

  月中桂兔图(中国画·局部)蒋溥(清代) 故宫博物院藏

  小精灵的提灯会(中国画)刘国松

  蟹酒图(中国画)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

  下仲秋赏月(农民画) 吕言 吕金昱

  中秋说月饼(漫画) 贺友直

  全本红楼梦图之八月十五团圆赏月(中国画) 孙温(清代)

  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中国人自古就对月亮寄托了神秘的想象和美好的向往。我国古代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,分别称为孟、仲、季,农历八月正处于秋季的仲月,而十五日又正是这个月的正中,故八月十五被称为“中秋”。中秋时节,天朗气清,月亮又大又圆。此时,人们举头望月,冰轮清辉令人心旷神怡,诗情画意油然而发;忽然的秋凉萧索又容易引发思乡、思亲、孤独之情,从而生出“千里共婵娟”“对影成三人”的吟唱。

  一年月色最明夜,千里人心共赏时

  月华如水,清夜如昼,中秋时节,独坐清赏,或邀亲友至交闲步叙话,月移影动,最是一番好景致。“赏月”“步月”“玩月”便成了此时必不可少的活动。

  南京博物院藏明代画家文徵明的《中庭步月图》,表现了画家与来客小醉后于秋天庭院中赏月话旧的雅会。寂静而明亮的月光,携无限情思,于画面之上浮现,士人高雅的生活情调中平添了一份亲切和悠闲。文徵明《中秋》一诗写道:“横笛何人夜倚楼,小庭月色正中秋。凉风吹堕双桐影,满地碧阴如水流。”静夜悬隔了一切外在的纷扰,他于此感受到世界的活泼。

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寅《玩月图》扇页,画面中一轮明月高悬天际,古松巍然,简淡的笔墨勾勒出虬枝松针,一位高士坐于石几之上,微仰望月,沉心静气,令观者仿佛能感受到清风拂过。

  《礼记》记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”《周礼》有:“中春,昼击土鼓,吹豳诗,以逆暑;中秋,夜迎寒,亦如之。”对于月的拜祭、赏玩,是中秋时节宫廷与民间的重要习俗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《雍正十二月行乐图》中描绘了雍正皇帝八月中秋在圆明园赏月的场景。清代乾隆时期画家陈枚绘《月曼清游图》里,“琼台玩月”也是宫廷嫔妃们一年十二个月中必不可少的环节。

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五代佚名画家所绘《浣月图》,画面生动,颇具生活气息。画中明月皎洁,高挂天际。庭院深处,种植着虬松、梧桐与芭蕉,枝叶苍郁茂盛,地面有芙蓉、蜀葵、雏菊等花卉,竞吐芳香。奇石上盘踞的蟠螭,正低伏泄水,池中波纹荡漾。画面中间一位盛装妇人,欠身望向水中月。旁立侍女三人,或临案焚香,或捧奁,或荷琴。此画气氛清雅,真正是一派花好月圆景象。

  中秋之花,首推丹桂。古人仰望月空,编织出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。为了消解嫦娥的寂寞,又添以桂树、玉兔的想象,使那个遥远天际的广寒宫多了几分人间的冷暖情味。清代乾隆时期蒋溥绘《月中桂兔图》,以墨笔绘圆月,月中玉兔以干笔写皮毛,焦墨点睛,形象生动可爱。桂树以墨笔绘枝、叶,笔法细腻老道。桂花以橘黄色点染,温暖的色调为冷月寒宫增添了几许暖意。全图布局紧凑,色墨运用巧妙,极富情趣。

  中秋鲜果列晶盘,饼样圆分桂魄寒

  除了文人笔下的清赏玩味,在硕果累累的季节,又恰逢隆重的节日,美味佳肴自然不能缺席。古人祭拜月亮,便有许多美食花样。有文献记载,在月亮还没升空时,家家已在庭前朝月出的方向(东边)把供桌摆好了,桌上整齐地摆着应时的瓜果,像鸭梨、苹果、石榴、西瓜、蜜桃、鲜枣、葡萄、柿子、嫩藕、毛豆等,江南则供柚子、芋头、香蕉、柿子、菱角、花生、鲜藕等,再加上清茶、素油、月饼、糖果。

  

 
 
[ 资讯快报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快报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