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王 热搜: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情 » 书画行情 » 正文

祝勇的解读让那些书画有了情感和温度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09-28  浏览次数:23
 新商报记者王军辉

  90岁的故宫分外热闹。

  一场《石渠宝笈》书画展,尤其是那幅《清明上河图》,引得万千游客深夜排队前去观赏。

  对艺术表现出如此的热忱,着实是件美妙的事。只是,不知这长龙一样的队伍里,究竟有多少人是来看门道的?有多少人是来看热闹的?

  如果您是那个看热闹的人,一定要读读故宫博物院学者祝勇的这本《故宫的风花雪月》。

  祝勇以扎实的艺术与历史功底,用散文笔法引领读者进入古典书画的世界。五代顾闳中《韩熙载夜宴图》、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、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、元倪瓒的山水画、明唐伯虎的《孟蜀宫伎图》、清人的《十二美人图》……故宫里的这些传世佳作,在祝勇的解读下,充满了丰富的信息和意蕴。一幅作品,其实并不是技法是否娴熟那么简单,其背后有作者的情感付出、命运起伏,更有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交错影响、互相成全。

  23日下午,记者电话采访祝勇,听他“破解古典书画的生命密码”。

  解读

  谨记导师那句“别人说过的不说”

  读艺术学博士时,导师刘梦溪说过一句话,“别人说过的不说。”

  这句话,成了祝勇日后做学问、写文章的一个信条。

  所以,在祝勇的文字里,读者会读到一种严谨,更会读到很多不一样。

  比如,面对那幅著名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市井气息、繁华景象。

  祝勇看到的要多得多:命运的交叠、时间如水一样的不复还、繁华背后的凶险……

  他这样解读,“担轿的、骑马的、看相的、卖药的、驶船的、拉纤的、饮酒的……他们互不相识,但每个人都担负着自己的身世、自己的心境、自己的命运。这座城就不仅仅是一座物质意义上的城市,而是一座‘命运交叉的城堡’。”

  “画中的那条大河,正是对于命运神秘性的生动隐喻。时间和命运,被张择端强化为这幅图画的大主题。”

  “一种不安的情绪在城市里晃动——有商人与税官大声争吵;有人用车推着尸体,尸体上遮盖的,竟然是被撕成碎片的名人书法……”

  还有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为何这幅醉酒之作被后人不断临摹?此次故宫《石渠宝笈》展中,就有一幅唐冯承素的《兰亭序》摹本。

  祝勇认为,《兰亭序》被后人推崇,不仅仅因为王羲之书法之妙,更在于王羲之对生命的追问,“生命的追问到深处,便是悲观。这种悲观,不再是对社稷江山的忧患,而是一种与生俱来、又无法摆脱的孤独。实际上,庄严繁华的背后,是永远的凄凉。打动人心的,是美,更是这份凄凉。”

  再如,宋徽宗赵佶那独特的瘦金体,如何炼成?

  祝勇的分析感性、理性兼具,“宋徽宗出生在深宫,这必然使他性格里缺乏剽悍气质,而变得阴柔婉转。他也似乎更加偏好山水林苑的阴性生活。赵佶的瘦金体,简直就是从这样的‘人间仙境’中生长出来的植物。固然纤弱,固然任性,却如修竹兰草,有山林草泽的味道,也有植物的纤维感。瘦金体之瘦,瘦中有腴,犹如今日的巴黎名模,瘦成了风尚。”

  感悟

  真正的艺术是带着情感的表达

  因为在故宫博物院做研究工作,祝勇有很多机会与真迹相遇。那种跨越时间的相遇,让他感觉特别不可思议,也特别震撼。

  有时候是“见字如面”。

  比如,李白,尽管我们对他的诗句、他的故事熟稔于心,但是“他的诗句越是真切,他的肉体就越是模糊。他的存在,表面具象,实际上抽象。谁能证实这个人真的存在过?”

  祝勇告诉记者,直到面对李白那幅纸本草书作品《上阳台帖》——“山高水长,物象千万,非有老笔,清壮可穷。十八日,上阳台书,太白。”他才真切地感受到,这样一个人确确实实存在过。

  也是“字如其人”。祝勇说,“李白的诗、李白的字,与王羲之自有不同。王羲之《兰亭序》,是喜极而泣、悲从中来,在风花雪月的背后,看到了生命的虚无与荒凉,那是因为,美到了极致,就是绝望;李白则恰好相反,他是悲着悲着,就大笑起来,放纵起来。王羲之是从宇宙的无限,看到了人生的有限,李白却从人生的有限,看到宇宙的无限。李白不是无知者无畏,他是知道了,所以不在乎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李白的孤独里,透着某种自负。这样的自负,从他的字里,看得出来。”

  李白的字里也透着大唐气象。“那法度是属于大唐的,庄严、敦厚,饱满、圆健。”

  对于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东坡《寒食帖》,祝勇也是同样的感受。

  “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食……也拟哭途穷,死灰吹不起。”在祝勇看来,“苏东坡的一生,因为政治动荡,屡遭贬谪,但他依然能够坚持自我,抒发真挚的情思、想法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所以,看他的书法作品,你会感受到,真正的艺术不是技术的堆叠、后天的训练,而是一个人带着饱满情感的真切表达。后人将苏东坡的《寒食帖》与东晋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、唐代颜真卿《祭侄稿》合称为‘天下三大行书’,原因也恰恰在此。”

  我们太缺乏

  审美教育

  与艺术熏陶

  记者:看到那么多人深夜排队去看《清明上河图》,我很好奇,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这幅画的前世今生,有多少人是去看热闹的?实际上,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,都是只知皮毛。

  祝勇:大家排队去看艺术品,是好事,但热闹背后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思量。

  此次《石渠宝笈》展,有不少书画名作,如晋索靖《出师颂》、隋展子虔《游春图卷》、宋徽宗《闰中秋月》诗帖、宋范仲淹的《道服赞》帖、清代郎世宁的宫廷绘画等,这些作品一点不逊于《清明上河图》,却遭遇冷落。并不怪观众,这与我们从小缺乏审美教育、缺少艺术熏陶有关,另一方面,相关的著述过于专业,也影响了大众对艺术的进入。

  记者:传世的画作,往往有个传奇的作者,两相呼应,得以流传。在古画、古人中浸淫多年,是否会有一种今昔的对比?

  祝勇:对艺术的信仰、或者说艺术精神,在今天已远逊于古人,尤其是古代优秀的艺术家。为什么创作?是为了那份本真,为了情感的表达,还是为了市场?像元代倪瓒那样藐视权力,从身到心都追求纯粹和清洁的画家,在今天很难出现了。“群山相缪,空翠入户。庭桂盛发,清风递香。衡门昼闭,径无来迹。尘喧之念净尽,如在世外。人间纷纷如絮,旷然不与耳目接”,倪瓒的文字,也是当代画家写不出来的,因为在他们的画里,有太多烟火与金粉的气息。

  记者:作为一个熟悉故宫的人,对于要逛故宫的人,您有什么建议?

  祝勇:可以避开人群聚集的中轴线,去那些隐秘角落看看;没有必要一次看完,一次看一点,或是建筑、或是书画、或是瓷器;重要的是,提前做一点功课。

注: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[ 行情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相关行情
推荐行情
点击排行